文章更多
-
苦难与美好
人对外在的感知会体现出一种共情,所谓共情,可以理解为一种代入感。比如你看到一个人打一只猫,你或许会用人的感受去感受这只猫因为挨打所遭受的屈辱感。我们不仅会对苦难共情,我们对美好也会共情。对于苦难,有的...
2022-02-1568 -
限制
在可感知的情绪中,乃至于生命本身的意义之一,就在于限制。不受限制的人和事,往往走向极端,当然,极端就包括两种方向,正向极端或负向极端。 首先说为什么生命本身的意义之一,就在于限制。在目前诸多...
2022-02-1560 -
行万里路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是人心之所往。如果以读书多寡作为标准把人群分为读书少、读书平均水准、读书多三种类型的话,行万里路之于这三种不同的人群,意义功效也有差别。如果把"行万里路"看做是...
2022-02-1470 -
黄连救人无功,人参杀人无过
倘使一个人处于危难之际,有人用黄连救活了他,恢复后,人恐记得的便是黄连之苦,虽治好了自己的病,但还是感觉自己也受到了伤害。倘使一个人吃到的药方不对症,错用了人参,导致人病情加重乃至死亡,人恐觉得好歹尝...
2022-02-1378 -
逆向思维
前一篇文章中,谈到了奋发有为的一个方法论,就是时空论。关于时空论,两个具体的路径一个是逆向思维,一个是一心一世。接着的这两篇,就分别谈逆向思维和一心一世。今天谈逆向思维。逆向思维源于对于生命的思考。思...
2022-02-1265 -
奋发有为
在我的基本观念中,双头光锥论(X型认知)、时空论是一直基本秉持的概念。关于X型认知,之前写过一篇介绍,以后可能还要再写一篇进行完善补充。时空论则是应变而变去认知事物的一个方法论,就是说看待任何事情任何...
2022-02-1257 -
近期一些观点小结
写了一段时间的文章,有时候是系统的思考,有时候是由点及面的瞎掰。但是每天不停地写,逐渐也成了一些自己的认知模型,阶段性地小总结一下,既是便于以后查找,也是便于以后修正。一、全息观全息观,就是指世界从0...
2022-02-1261 -
一心一世
今天谈的一心一世,也是接着前一篇,围绕奋发有为展开的关于方法论的一些探讨。一心一世,是从时间的角度,意味着我们遵循内心,选择或接纳一件事物或一个领域,驰而不息地久久为功。无论在自然科学领域,还是在社会...
2022-02-1158 -
所谓修行
修行在生理角度看,就是改变脑部一些机构的机制功能。修行就是修心,修心就是从自己的内心着手,构建对外部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。我们的一言一行,说穿了,由我们的大脑发号施令。我们之所以能够发号施令,是因为进化...
2022-02-1163 -
少就是多
爱吃榴莲,一闻到榴莲的气息,就忍不住条件反射,咽口水、驻足、掏钱、买下、吃完。有时候,一整个榴莲都能一口气吃完。从身体角度来说,暴饮暴食无节制摄入单一过量食物,显然影响健康。但另一方面,对某一种食物的...
2022-02-1162